本报记者 陈娴
江苏是众多“外籍”人才来华的首选地,来苏外国专家逐年递增,为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省政协委员、江苏大学原校长颜晓红认为,引进外籍人才不能只看高学历和高头衔,要突出对其实际能力、成果和贡献的评价,重在“一技之长”。“部分外国人才可能并非尖端科学家,但在技能型和工程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。当前政策重点倾向于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,而传统行业、文化创意和教育领域的人才政策相对较少。建议破除长聘人员的年龄限制,加大对65岁左右银发高级人才、45岁左右专才、35岁左右优才以及团队人才的引进力度。同时,灵活聘用形式,完善短期访问学者计划和兼职教授聘用机制,吸引更多具有真才实学的外国专家来江苏工作。此外,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,重点探索试错容错机制,激发国际人才的工作积极性。”
